登录     注册

首页 > 个人投稿

  • Array

  • “妈妈,我和弟弟一起掉水里,你先救谁?”

    2019-10-19 16:09:23

    “妈妈,我和弟弟一起掉水里,你先救谁?”


    你的孩子问过你“送命题”吗?

    “我和姐姐,你更喜欢谁?”

    “我和弟弟,你最爱哪个?”

    你要怎样回答?

    ——虎妈

    作者 | 二禾

    来源 | 男孩派(洞见旗下百万亲子账号)

    作家尹建莉讲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。

    这天,妈妈被儿子叫住,小家伙一张嘴,就问出一道送命题:

    “妈妈,如果我和弟弟一起掉入河里,你先救谁?”

    这位妈妈瞬间凌乱,心想,当年我还没问你爸爸,奶奶和我掉进河里你救谁?现在竟然被你问住了。

    孩子争宠,是二孩家庭中最常见的事儿。

    父母们就像是站在天平上,无时无刻不接受孩子的苛刻计量:

    “是爱我多一点,还是爱弟弟多一点?”

    “是对我好一点,还是对姐姐好一点?”

    夹在两个孩子中间的父母,只恨自己没有孙悟空的本事,不能拔下一根毫毛,再变出一个自己。

    就只是孩子在无理取闹吗?

    是冷漠置之,还是耐心应答?

    你的态度,影响孩子一生。

    “妈妈,我和弟弟一起掉水里,你先救谁?”


    争宠,是孩子发射的求救信号。

    孩子有多爱争宠?

    绘本《最爱的,是我》中,生动描绘了宝宝们对父母宠爱的锱铢必较。

    爸爸先喂谁就更爱谁,先给谁擦嘴就更爱谁,先搂谁睡觉就更爱谁……

    细如牛毛的小事,都能被几个宝宝加以推理,最终演变为爸爸更爱我的理由。

    “妈妈,我和弟弟一起掉水里,你先救谁?”


    闺蜜每天被两个孩子堪比“宫斗剧”的争宠,闹得苦不堪言。

    刚抱弟弟一下,姐姐就像一只小老虎,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扑过来;

    刚表扬弟弟一句,那头姐姐的嘴就撅得老高。

    每当这时,闺蜜总是不以为意地笑笑,只当女儿不懂事。

    直到有一次,两孩子看三打白骨精,当妖怪嗷一声地蹦出来,她立刻条件反射地抱住二宝,却发现大女儿抱着娃娃满眼含泪,扭过头去再也不看自己。

    当天晚上,女儿吓得做了噩梦,边哭边喊“妖怪别吃我”。

    那一刻,看着满眼含泪的女儿,闺蜜终于知道,女儿爱争宠并不是无理取闹,是自己一直以来的粗心,忽略了女儿渴望关心与爱的心情。

    每一次争宠,都是孩子的求救信号。

    孩子撅起来的小嘴和满是委屈的眼神,都是在无声地告诉父母,我需要你们的关注。

    心理学上讲,孩子的需求有三方面:陪伴,探索,确认自己的重要性。

    当另一个孩子的出现,就直接破坏了孩子的两大需求:父母的陪伴,让他觉得自己不再是重要的那个。

    每当这时,敌对情绪和恶意争吵就会随之出现。

    每一个争宠的孩子,都有一颗落寞又失望的心。

    没有了解孩子争宠背后的原因,就横加指责,只会让孩子心里失衡更严重,孤独落寞感更强,将更大的问题留在后面。

    “妈妈,我和弟弟一起掉水里,你先救谁?”


    “妈妈,我和弟弟一起掉水里,你先救谁?”


    孩子争的不是公平,而是理解。

    前一阵,11岁女孩小晴,就因为妈妈要二胎,绝食20天。

    小晴和医生坦言:“就是想把自己饿死,只要看着爸爸妈妈着急,我就特别高兴。”

   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,戳痛了无数网友的心。

    “起初,她只想要一个拥抱,你们不肯给,那个只能用更痛苦的方式来朝你要。”

    “该有多绝望,才能让一个11岁的孩子,用自残的方式来博取父母的注意。”

    孩子争宠时,黏人、“不懂事”的外在表现,就像水面上的冰山,人人都能看到。

    可那些痛苦、绝望、自卑的情绪,就藏在水面下的底层,特别容易被忽视。

    《李中莹亲子关系技巧》中说,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,最有效的方法是肯定和接受他们的情绪。

    朋友小时候,因为发烧考试没考好,他难过地回到家,没等来一句安慰,只有妈妈的冷嘲热讽:

    “你哥考得比你好多了,你呀,就是不努力,早晚被落下!”

    从那以后,他和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,对哥哥再也亲近不起来。

    到现在,朋友的父母还逢人就讲儿子不懂事,却从没想过,儿子的坏情绪背后,有没有其它原因。

    每一种情绪都应该被看见,每一次争宠都应该被理解。

    因为孩子争的不是公平,他们要的是理解。

    “妈妈,我和弟弟一起掉水里,你先救谁?”


    争不来的宠,会成为孩子永远的痛。

    美国电影史上著名的姐妹花,奥利维亚和琼·芳登,同样斩获无数次奥斯卡,在荧幕大放异彩。

    可她们两个人却终生仇视对方,原因就在于她们的母亲。

    “妈妈,我和弟弟一起掉水里,你先救谁?”


    妹妹琼·芳登的自传《并非十全十美》中,痛苦地回忆起姐姐备受妈妈宠爱,自己只能靠装病来博取妈妈注意,而即便如此,母亲依旧熟视无睹。

    妈妈的偏心,成了琼·芳登永远的痛。

    最后,她只能带着恨意和绝望孤独离世。

    有人说,孩子就像树叶,比想象中敏感得多,会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,以从父母那里得到最大的关注。

    父母的爱既可以变成孩子获得幸福的助推器,也可以成为孩子终身痛苦的来源。

    知乎网友说,和姐姐一起长大,自己不争不抢,懂事乖巧,可她一直被自卑和恐惧感包围,总是害怕被抛弃,被忽视,每次恋爱都以分手告终。

   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匮乏感,孩子在童年时某种感情的缺失,反而会导致孩子对某种事物极度渴望,产生补偿心理。

    迟来的拥抱、排在第二位的问候、晚一步的亲吻……这些父母小小的无心之失,都会在孩子心中埋下遗憾的种子。

    争不来的宠,成了孩子一生的痛。

    “妈妈,我和弟弟一起掉水里,你先救谁?”


    那么二孩家庭,面对孩子争宠,父母又该怎么做呢?

    以下是几点小建议,供父母们借鉴:

    1. 多留意孩子,及时反思自己。

    朋友发现,自己陪女儿写作业时,小儿子眼神透着失落。

    一次哄睡时,父子俩谈心,小家伙才抽抽搭搭地哭了,说爸爸最近陪姐姐时间太多了。

    朋友说,幸好即使发现,不然内向儿子一定把自己憋到内伤。

    表达不满,情绪低落,暴躁易怒,这些都是争宠的信号,要及时反思自己哪些做法出了问题,是不是有些安排不够合理?

    只有不断调整,及时反思,才能解开孩子心结。

    2. 量身定制,了解每个孩子需求。

    多年前,春晚一首《让爱住我家》火遍全国。有一句爱是不嫉妒,弟弟有啥我有啥,被无数人传唱。

    可任何东西复制粘贴为两份,就能让孩子觉得公平,起到安抚作用吗?

    答案是否定的。

    父母的爱从来不能“批量销售”,而必须“量身定制”。

    著名作家刘墉就是著名的“两幅面孔”,对儿子严厉苛刻,死磕作业、逼迫练口语,从不马虎;可对女儿却放任宽宏,从不看着女儿做功课,还放任她半夜刷剧。

    有朋友打趣他,这样偏心,孩子会不会争宠争得更厉害?

    可事实恰恰相反,一双儿女感情甚好,都是学霸,家庭美满,这些都与父亲的用心良苦分不开。

    刘墉知道,内向叛逆的儿子初到美国,最需要陪伴;而早就适应美国环境的女儿,敏感细腻,最需要的是理解。

    给每个孩子他需要的爱,比别人眼中的公平更重要。

    3. 巧妙调整,改良孩子关系。

    孙俪也备受一双儿女争宠的困扰,她说,哥哥等等和妹妹小花,每天要抢着叫800次的妈妈。

    “妈妈,我和弟弟一起掉水里,你先救谁?”


    在妹妹小花的百日宴上,孙俪在众多嘉宾面前,特地先介绍西装革履的等等给大家认识,还为他精心准备了礼物,告诉他,是妹妹送给他的。

    一番巧妙的操作,就将哥哥的不满和嫉妒情绪降为零。

    平时,孙俪带妹妹画画时的空余,也陪哥哥玩玩具,邓超带哥哥打雪仗时,也陪小花编辫子。

    巧妙安排,精心设计,既给足每个孩子和父母单独相处的“二人世界”时间,又让两个孩子也可以玩耍,感情融洽。

    细微的小事,就可以让孩子内心瞬间充盈安全感。

    我们没办法告诉孩子,更爱手心还是爱手背,也没有办法将感情精准换算,再平分给他们。

    所以当孩子争宠时,我们只需要反思自己,用耐心和爱心给予他理解,带孩子走出情感的漩涡。

    孩子争宠时,最需要的是爱。

    好的父母,不做裁判,不做天平,要做太阳,将爱的光芒照耀在每个孩子身上。


    *本文系男孩派原创,我家有男孩,成长交流平台,100万精英家长都已关注我们。

    亲爱的,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,就分享给你的朋友吧!


    上一篇:北京最明星的菜市场,看上去很美
    下一篇: 五部门:鼓励有条件地区对现役军人父母等进行帮扶援助

    评论区

    共0条评论
  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