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主持人汪涵说过这么一句话:
“父母的双手是用来拥抱孩子的,而不是用来打孩子的!”
然而,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会忍不住对孩子发火,甚至会对孩子动手。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,这3个阶段的孩子千万不能打。
- 01 -3岁前的孩子不能打
3岁以前是孩子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。
这个阶段的孩子心智发育是不成熟的,他们根本不明白规则意识,所以会犯一些无意识的错误。
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探索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启蒙阶段,当孩子无理取闹时,家长可以转移孩子注意力,让他们去发现更有趣的事情。
如果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打骂,是起不到警示作用的,只会让孩子变得胆小、怯懦,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。
其实,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可以看懂大人的脸色了,当孩子犯错时可以用生气的表情来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,孩子看到了就会明白的。
- 02 -6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
6岁以后的孩子,已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了,自尊心也越来越强,他们渴望自己能得到父母和家人的尊重和认可。
这个阶段孩子也正处在人格发育的重要阶段,对于父母的打骂,他们都完全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的。
如果随意打骂这一时期的孩子,会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,很有可能发展出懦弱自卑、自我认知低下的性格。
家长在面对这个年龄段犯错的孩子时,应该给他们足够的耐心,让他们说出自己犯错的原因。
学着用稳定的情绪和简洁的语言,认真并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,切忌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地唠叨,一直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手。
,我们习惯了和孩子唠叨一堆,却往往说不到点子上。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,相反还会产生超限效应,让孩子有逆反心理。
- 03 -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打
青春期的孩子,生理上已经有了大人的样子,但是心理上并不成熟,他们看起来应该懂事了,但其实远远没有……
他们想独立;他们想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;他们不喜受人压制;他们想改变自己,于是开始顶撞父母和父母对着干,用不屈服宣誓着自己的权利。
青春期里,无论男孩还是女孩,他们体内存在过剩的荷尔蒙,而荷尔蒙使大脑中掌管情绪的地方(杏仁核)特别活跃,因此青少年情绪起伏都比较大。
其实他们并不是故意和家长对着干,而是身体里的荷尔蒙在作祟。
家长需多多体谅这个阶段的孩子,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,多给孩子们一些耐心与包容。
我们一定要记住一点,当孩子犯错时,我们责备的是孩子的行为,而不是孩子,更不是孩子的人格或人品。
要让孩子知道,爸爸妈妈只是对他的行为不满,对他是一直尊重并爱着的。
教育专家陈鹤琴说:
“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时宜的,只有用温和的方式,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。”
来源:十点育儿
探究正确的育儿方法
学习专业的育儿知识
扫描下方二维码
进入《家庭教育指导教师》报名入口
▼
万千父母的优质选择
Copyright © 2015 smxwz. 微助服务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