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     注册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家庭教育

越说越让孩子没主见的三个字,90%的家长都不离口!

2023-05-04 08:56:03

“不可以出去玩!”

“不可以看电视!”

“不可以吃掉在地上的东西!”
这样不可以,那样也不可以。。。



“不可以”是家长口中出现率极高的三个字,很多家长喜欢用它来约束孩子的行为。

可是这三个字不能常说,更不能乱用,否则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你想不到的负面影响。

1444937c02e71dde5292a9ee1119eb5e.png

越说“不可以,孩子越没主见


1岁左右的孩子,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起来,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主。很多妈妈觉得孩子还太小,不能什么事都任由孩子自己做主,成长中给了孩子太多的限制,“要这样,不能那样”。

久而久之,孩子的自我意识会慢慢“退化”,弱势一些的孩子就会变得很“听话”,但听话背后牺牲的是孩子的自主能力,长大会过于顺从、没主见。一个习惯于别人帮他做选择而不是自己选择的人,很难获得大的成就。


  
越说“不可以,孩子越渴望靠近危险


在父母经常“不可以”的压制下,强势一些的孩子会变得更加叛逆。父母越阻止的事情,就越会想去做。在父母一次又一次“不可以”的态度下,孩子也学会了用“不行”来表达自己的态度,或者故意用父母禁止的事情去吸引关注。这样做的后果是更容易把孩子置身于危险之中。

2b59241a39f602e98f76da405268826c.jpg

越说“不可以,孩子越没想象力


孩子们生来就富有想象的天赋。父母最该做的是不打扰、不阻碍。当孩子认真看世界的时候,请大人闭嘴,不要用大人眼中的教条来破坏孩子的认知,更别说“不可以”,收起想要给孩子传授“正确”知识的冲动,想象力和知识永远不冲突,保护孩子的想象力,TA长大后才会更喜欢思考,更具创造性。
 
“不可以”说得越少,说出来的威力才越大


日常生活中,孩子不知安危,肯定不能所有事情都不阻止。比如“摸电门“跳窗户”等,是肯定不能做的,这时候就必须要说“不可以”!但如果我们平时总跟宝宝说“不可以这样”“不可以那样”,在关键时刻这种限制性的语言就会失效。


一个天天发火的妈妈,远不如平时温柔,偶尔发一次火的妈妈有威慑力。“不可以”说的越多,孩子越不当回事儿。但如果,我们只在最危急的时刻说出“不可以”,孩子更会感受到这话语中的力量,感受到这事情的严重性,才能马上停止!

e7d4c12fa6dd55abad017f596f01cb1b.jpg

用“可以,但是”来代替“不可以”


比如到午睡时间了,孩子吵着要去外面玩,与其直接否定孩子说:“不行,该睡觉了”,孩子肯定会大哭大闹,因为自己的想法被粗暴否定。

你可以试着跟孩子说:“可以啊,出去玩特别好,但是我们先睡一小会儿,养足精神好好玩”,先接纳孩子的想法和情绪,再提出一个可行方案,不是不能出去玩,是睡醒了能更好的玩,相比直接生硬的拒绝,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后者。

其实孩子的所有需求,只要没有人身危险,父母都可以不直接否定和阻止,而是先顺应孩子的想法,再给孩子做“排序”。让孩子知道,很多事情,不是不让TA做,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,这样避免了跟孩子起正面冲突,还顺便教会孩子耐心等待。


上一篇:孩子厌学的三大真正原因!(老师和家长好好读读)
下一篇: “我不学了!反正我再努力也考不好!”6类常见厌学心理,家长这样化解

评论区

共0条评论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