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     注册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家庭教育

想给孩子无条件地爱,又怕太溺爱?这3大区别,家长别混淆

2023-05-25 08:36:30

bdb2307886c9e87e3a2a73908c60eb4e.png

“无条件的爱”和“溺爱”到底有什么区别?

相信这是很多妈妈都有的一个困惑。

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,相信很多家长都是赞同的。

像是《小舍得》中蒋欣饰演的田雨岚,给孩子的就是有条件的爱。

只有达到了家长的期待,妈妈才会爱他。

这就是有条件的爱。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,不爱自己,自卑,缺乏安全感。

但是同时家长也知道,不能溺爱孩子,溺爱只会养出一个不知感恩,自私自利的孩子。

那么这其中的分寸,究竟应该如何掌握呢?

其实就只有三点区别。

1、是否有原则

作为家长,我们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,但不是无原则的爱。

当孩子做错事时,我们依然爱孩子,但是我们不能纵容,我也要耐心地引导和帮助改正,甚至可以有适当的惩罚。

但是惩罚孩子的方式,永远不是收回自己对他的爱。

2、是否有条件

溺爱孩子的父母,爱孩子的程度,常常会随着孩子的表现剧烈波动。

比如,孩子在一二岁的时候,正在搭积木,“无条件”爱孩子的父母,在夸赞孩子的时候会说“宝贝,你搭的太棒了”

而“溺爱”孩子的父母,就会过分夸赞“哇,我家宝宝真厉害,比爸爸妈妈都厉害。”

当孩子故意在积木上踹了一脚。

“无条件”爱孩子的父母会说,“你想拆掉积木可以轻轻推一下,不可以弄得到处都是”

而“溺爱”孩子的父母会说“坏孩子才这么做,你再这样,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了”。

3、看被满足的对象是谁

给孩子“无条件的爱”,满足的对象是孩子,孩子是被爱的,是自由的。

给孩子“溺爱”,满足的对象是家长,因为他们想看到的是孩子的行为是让自己的满意、满足的。

所以溺爱的家长,总是习惯干涉孩子。

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“被爱浇灌下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样的?”

其中一个回答很让人动容。

尤其孩子在年幼时,正是塑造力最强的阶段,孩子吸收到的一切,都可以影响孩子,这个阶段,家长更是要给孩子充足的爱,让孩子有满满的安全感。

讲述了和爸爸的相处,和妈妈的相处,和外婆、爷爷、妹妹、老师、朋友,风云雨月的相处。

爱是无处不在的,每个人之间都有联系,即使是没有生命的风雨,也可以给我们充足的爱。

让孩子的内心更充盈丰满,成为一个坚定有安全感的人,敢表达爱,在遇到挫折的时候,因为有爱的支撑,也更容易从泥泞中站起来。


上一篇:2023高考倒计时!一日三餐这么吃
下一篇: 当孩子说“我要自己选衣服”时,妈妈的回答很重要

评论区

共0条评论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