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。 有句话说得好:“家庭的影子,是孩子的未来。” 毋庸置疑,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智慧和理解。 因为往往家长的一个微小举止或是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,却可能成为教育过程中无法修补的破绽。 下面这五个家庭教育中的“不要”,所有家长再忙也要看看。 作为父母,我们无限爱护、呵护和珍视自己的孩子,这种深深的亲情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。 然而,我们始终需要牢记的是,每个孩子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,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他们有着自己的情感,观点和态度。 所以,在成长的道路上,父母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,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非替他们包办一切。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希·弗洛姆曾说过:"自由意味着对孩子的自我防御机制的尊重,并且教会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" 有一个案例,国外的一个家庭,父母一直对孩子的生活进行过度照顾,结果孩子上大学后适应能力极差,无法进行简单的自我生活,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。 这凸显了教育过程中,父母不宜过于包办一切,否则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成长,使他们失去面对生活挑战的能力。 就如同燕子为孩子咬破虫子,孩子长大却不能独立捕食的生活寓言,适度的帮助和指导,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护航。 曾见过一项调查,询问孩子们对父母哪些教育行为反感。 其中,"父母唠叨"高居榜首,让人联想到《西游记》中经常讲故事的唐僧。 “唠叨型”父母对孩子的影响,不可忽视: 1.自我判断能力:过度的唠叨会破坏孩子的自我判断和独立思考能力,久而久之,孩子可能会变得依赖父母的意见,不再勇于尝试和探索。 2.沟通障碍:频繁的唠叨容易使孩子对父母和他们的指导产生厌烦,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沟通障碍,无法有效传递思想和观念。 3.自尊心受损:过度的唠叨可能削弱孩子的自尊心,使他们在挫败面前更容易放弃,缺乏坚持和毅力。 4.行为逆反:唠叨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,有意识地与父母产生矛盾,忽视他们的建议和指导。 作为父母,我们必须明白,育儿的指导就像适度的雨水,偶尔降落,可以滋润孩子的心田,促使他们更健康的成长。 然而,如果说教过于频繁、过于冗长,就如同狂风骤雨,不仅没有滋润之功,反而可能会淹没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,对他们的成长构成难以挽回的伤害。 作为父母,我们要克制住拿孩子和别人比较的冲动。 正如罗素·贝克所说:“比较彼此,不会让你变得更好,只会让你感到痛苦。” 有这样一对父母,他们经常拿自家孩子跟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。 结果不仅没有激发他学习的动力,反而逐渐埋没了他的自信。 然而,当父母意识到自己的做法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,开始尊重和理解他时,孩子的才华和自信开始逐渐显现,成绩大有改观。 这个例子让我们明白,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,我们的任务并不是通过比较去限定他们,而是去引导和支持他们,让他们在自身的道路上自由发展、绽放光彩。 正如国外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说:“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天使,他们的闪光点需要家长悉心寻找,而不是与别人攀比。” 作为父母,请停止对孩子进行比较。 我们需要深度反思,如果我们自身被他人持续比较,我们自己的内心感受又会如何?是否会有一种被剥夺自我价值的痛苦感和失去自尊的挫败感?那么为何我们需要将这样的失落感施加给孩子呢? 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路途上,都有自己的精彩,唯有尊重和理解,才能真正爱护我们的孩子。 许多父母经常以孩子还小作为借口,来宽恕孩子的错误行为。 确实,对于任何父母来说,当孩子犯错时选择护短,都是出于无私的爱。 但如果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,只是无原则的纵容,这种毫无责任感的行为最终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。 有一对父母,他们的孩子在学校中打伤了同学,学校和被打同学的父母希望孩子能道歉并作出适当的赔偿。 但这对父母却以各种理由为孩子辩解,坚决不让孩子道歉。 这样一来,孩子对自身的错误行为无法察觉和认识,尤其没有理解其产生的不良后果。 这种状况甚至让孩子变得更为傲慢,进一步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引发更多纠纷和问题。 其实,孩子的犯错并非一件很可怕的事,真正令人担忧的是父母过度保护,剥夺了孩子面对错误,承担责任的机会。 所以,亲爱的家长们,如果我们期待孩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、有责任意识的成熟个体,那么在孩子犯错时,我们应避免过度庇护,而是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尝试去改正。 否则,我们以为的爱,实际上可能会变成对孩子成长的隐形障碍。 在孩子的面前,父母应避免争吵。 因为孩子的内心如同一块无暇的白纸,家庭的和谐气氛和父母的互相尊重,将深深地印在他们心中,并为他们树立一个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范例。 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一对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的夫妇。 其孩子目睹了这些场景,深深地烙印在心中。 因此,在学校他也常与同学产生口角,推搡他们甚至用刻薄的语言侮辱他们。 因为他内心认为这是解决冲突的方法。 当他的老师和父母沟通这个问题时,父母才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一直在无意中引导着孩子。 当父母频繁争吵,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易怒和暴躁的情绪。 此外,他们的性格可能会逐渐变得内向和孤僻。长此以往,他们可能会逐渐失去自信,变得胆怯,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,使得他们越来越不敢主动与人交谈。 关于父母争吵的问题,我曾遇到过一个小孩如此描述自己的感受:“我会躲进自己的房间,留一只耳朵在那里,以防他们真的开始打架。” 这样的回答让人心痛。 因此,请家长们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,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和谐安定的家庭环境中。 写在最后: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。 它不仅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,也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。 如何处理问题、如何与人沟通、如何对待失败…… 甚至是日常生活的习惯,都在父母的日常细节中得以传递。 因此,作为父母,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,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教程。 — END —
Copyright © 2015 smxwz. 微助服务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