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看到这么条热搜,是一位妈妈发现高三女儿学业压力太大了,就想各种办法哄女儿开心。 她看到网上有棉花糖机,就买了一台,还陪女儿旷课了一节晚自习,让女儿自己做棉花糖玩儿。 妈妈说,女儿脸上终于有了无忧无虑的笑容。 她问网友,虽然牺牲了一个晚自习,但是也没有关系吧? 结果有160万网友给这位妈妈点赞,16万人留言表达羡慕和支持: 做父母有时候真的是一场修行,越害怕孩子失控,可能会遇到越多的挑战。 父母不那么神经紧绷,孩子的能量没有被小事儿消耗,有时间和空间调整自己,内心反而会更充盈,更容易向前冲。 01 各种“人生大事” 正折磨着孩子的身心 很多网友都特别羡慕这位妈妈的心态,她也许没有特别好的物质条件,但给了女儿特别松弛的环境。 相比之下,很多家庭的容错率特别低,不允许孩子失误和犯错,从小教育他“人生无小事”。 小到吃饭穿衣、大到考试就业,父母都要求孩子“严肃对待”。 一旦孩子搞砸了或是没达到预期,就会被父母各种挑刺和指责。 有的孩子怕惹父母不高兴,甚至在家里走路都小心翼翼的。 穿拖鞋走路发出哐哐的声音,会被指责说那么大声干嘛。 而不穿鞋子走,又会被指责光脚容易着凉,对身体不好。 家里的各种“大事”让孩子无所适从,安全感越来越低,生怕一不小心做错事,就踩到父母眼中的“红线”。 毕竟在家里,不小心把东西弄丢,是大事;忘记关掉的电灯,是大事;撒在书本的水迹,是大事。 这些“大事”给孩子带来了无尽的压力,有网友就坦言,从小是在紧绷的环境中长大,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: 这种“人生无小事”的思想,让孩子怕被责罚、不敢犯错。 降低了探索求知欲的孩子,在成长中被束缚了手脚,让他分不清这指责是来自于父母的嫌弃,还是内心对自己的失望。 这样长大的孩子,会变得高度敏感,容易掉进别人的价值体系里,从而被负面评价所影响和控制。 连旁人的一个表情或眼神,对他来说都是天大的事,他要立刻给出反馈、做出调整。 知乎上,有这样一个故事: 一个名校毕业的孩子,能力不差,却活得殚精竭虑。 汇报项目没得到老板的赏识,他立马怀疑起自己的能力; 发消息给没回,他就反复打开对话框,琢磨哪句话说错了; 哪怕做一个很小的决定,他都会事前犹豫不决,事后坐立不安。 对工作和未来他总是胡思乱想,长期失眠,渐渐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内耗中…… 其实,真正拖垮一个孩子的,从来不是学业上的忙碌和排名的压力,而是父母情绪上的紧绷。 孩子正变得脆弱敏感、玻璃心,有一点不如意就崩溃,遇到点挫折就想逃避。 02 松弛的家庭环境有多奢侈 对孩子来说,父母情绪上的紧绷无疑是一场灾难,因为他们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。 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刘丹老师,专门为做过一期关于“孩子玻璃心”的主题分享。 刘老师的建议是,父母用手机录一个小时的语音,然后听听给孩子下了多少指令。 “字写歪了”、“快去刷牙”、“怎么还不喝牛奶”、“到洗澡时间了”、“头发没干别躺在枕头上”、“去拿书,我们开始阅读”…… 在临睡前1个小时,孩子接收到七八条指令,其中还可能夹杂大人的批评、不耐烦和焦躁的语气。 我们不知道的是,孩子大脑每加工一条指令都很辛苦,这些语言的刺激会让他特别焦躁,内心充满挫败感。 如果你觉察到孩子也处在这种状态,分享给你两句“魔法”,给孩子宽宽心。 01. 容错率高一些,因为“没什么大不了”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,父母不要过于苛责严厉,因为紧绷的情绪会传导给孩子。 就像有个网友在知乎上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: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,犯错误再正常不过了,父母要多一点包容和耐心,“没什么大不了”给孩子充分的试错空间和时间。 当父母轻松快乐了,孩子才会受到感染。 当容错率变高了,孩子的玻璃心才会被治愈。 你会发现,塑造了一段舒适松弛的亲密关系后,焦虑脆弱的孩子不再紧张兮兮,好的坏的他都能接受。 他会觉得:即使现在没做到,以后也可以;即便实现不了预期目标,也可以慢慢来,其实,我是有能力搞定一切的。 02. 换个思路看问题,都是“体验而已” 稻盛和夫曾在《思维方式》中写道:“人生过得幸福的,都是那些有积极思维方式的人。” 生活中,让孩子感到疲惫痛苦的,往往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父母看待事情的角度,和产生的情绪。 处理事情本身不会消耗太多能量,但陷入情绪的旋涡,更会让孩子疲惫不堪。 所以,在遇到突发事件时,我们要先转变自己的思维角度: 改变能改变的,接受不能改变的,把精力都集中在解决问题上,而不是浪费在指责孩子的情绪发泄上。 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孩子,把“人生只是体验而已”当口头禅,你会发现人生能轻松不少。 比如,酒店的饭菜不好吃没关系,我们就有了寻觅当地美食的体验; 东西摔坏了没关系,我们就多了自己动手修理的体验; 和朋友闹吵架矛盾了没关系,我们就有了跟对方深入沟通的机会。 当我们把不好的事情转换角度,告诉孩子可以看做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后,你会发现他的情绪也慢慢有了转变。 孩子的心里包袱少了,心态自然就开阔了。“她要是考双一流的料,不差这一个晚自习。她要不是考双一流的料,也不差这一个晚自习。但就这一个晚自习,她知道妈妈爱她,她会记得很久很久。”“人一辈子就活那么几个瞬间,这一晚,算一个”“孩子可能不会出人头地,但一定不会人头着地”
“想到自己,有点想哭。从小不小心把筷子碰到地上,立马就会被大声责骂。哪怕现在我不小心碰到什么东西了,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愣住,心里特别恐慌紧张。”“我高中时丢了身份证,想到需要我爸妈请假一天陪我补办,焦虑得开始在宿舍厕所哭。”“我很怵跟父母一起出去旅游,因为任何小错误,走错路,花冤枉钱,错过景点,安排不合理,都会惹来劈头盖脸的一顿骂,而我自己去玩就很轻松,什么都不用担心。”
“曾经很长一段时间,都过得紧张兮兮,特别玻璃心,因为有个情绪紧绷的母亲,遇到点儿小事就一惊一乍的。在漫长的三十几年里,我活得紧张不堪。现在和先生有了独立的住所,终于可以各种‘摆烂’:不想马上洗的碗,可以放着待会再洗也没关系;不想拖的地,改天再拖也可以;不小心弄倒了水杯,水洒了一地,可以慢慢再拖干净……这种轻松的感觉,真是滋养身心。”
Copyright © 2015 smxwz. 微助服务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