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注册
网站首页
新闻中心
服务中心
课程中心
教师中心
站点分布
学员中心
微助官网
首页
>
新闻中心
>
家庭教育
新闻中心
学院动态
家庭教育
老年教育
通知公告
社区活动
政策法规
孩子到了14岁,这7个“自尊底线”,家长千万别触碰!
2024-08-30 10:06:47
你知道吗?
孩子的成长中,时常会伴随着“14岁现象”。
从教育心理学上来看:
14岁的孩子,往往处于初中阶段。
他们刚刚跨过,青春期的门槛,无论身体还是心理,都会迎来很大的变化。
身体上的变化,家长可以看得到。
但是,孩子的心理变化,很多父母却忽略了。
结果导致,孩子的自我意识得不到理解和尊重,从而在言行举止中有过激的表现。
如果你,想帮助孩子走出眼前的困惑。
那么作为家长,
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,避免触碰到孩子的“自尊底线”。
比如说,孩子到了14岁,这7个“自尊底线”,家长千万别触碰!
01
唠叨孩子的过失
家庭教育中。
频繁地说教,容易损害亲子关系。
14岁的孩子,容易对重复性的说教感到厌烦。
尤其当孩子,有了过失行为。
这个时候,家长应学会,适时适度地指出问题,并鼓励孩子自我反思和改进。
而不是,无休止地唠叨。
过多的指责,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,从而损害自尊心。
02
指责孩子有问题
作为家长要知道:
青春期的情绪波动,是正常的现象。
家长不应轻易,将孩子的情绪变化,归咎于心理有问题。
这样的指责,无助于解决问题。
反而,可能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,让他们觉得自己真的“有病”。
家长应以开放的态度,倾听孩子的感受,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。
03
惦记孩子的私房钱
随着年龄的增长。
许多孩子,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和私房钱。
你知道吗?这是孩子独立的开始,也是有了隐私权的体现。
从这个时候开始,家长不应过分关注,或试图控制孩子的经济行为。
而应尊重,他们的个人空间和自主权。
当然,适当的财务教育和引导是必要的,但应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。
04
去窥探孩子的隐私
一直以来。
青春期,都是孩子探索自我、建立个人边界的重要时期。
家长应尊重孩子的隐私权,不随意窥探他们的日记、信件或电子设备。
这种行为,会让孩子感到被侵犯和不被信任。
进而,会破坏亲子关系。
相反,家长应通过沟通和建立信任,来增进对孩子的了解。
05
总盯着孩子的缺点
不可否认:
每个孩子,都是独立的个体,都有优点和缺点。
但是,过分关注缺点,而忽视孩子的优点,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自卑。
做聪明的家长,应该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。
关注他们的进步和成长,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。同时,也要以温和的方式指出缺点,并帮助他们找到改进的方法。
06
习惯体罚你的孩子
传统上认为:
“棍棒底下出孝子。”
而实际上,体罚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。
它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,反而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。
青春期的孩子,更加敏感和叛逆,体罚只会加剧他们的反感和抵触情绪。
家长应摒弃,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,采用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方法来引导孩子。
07
不分场合嘲笑孩子
青春期的孩子。
自我认知提升了,他们需要被认可。
可许多家长,非但不会尊重孩子,还会嘲笑自己的孩子。
如果你有这样的行为,就要知道了:
贬低孩子,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。
家长在任何场合下,都应避免对孩子进行嘲笑或贬低,即使是以“开玩笑”的名义也不行。
相反,应多给予孩子正面的肯定,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尊重的感觉。
以上这些“底线”,你是否触碰了呢?
那么接下来,“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”吧!
上一篇:
蔡元培:孩子过了14岁,决定人生走向的,不是成绩,而是这8点!
下一篇:
教育就是,开学了,用100个“好”助力习惯养成
评论区
共0条评论
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Copyright © 2015 smxwz. 微助服务 版权所有
主页
新闻中心
服务中心
课程中心
教师中心
站点分布
学员中心
微助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