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人认为“输液治病疗效好,恢复快”,只要生病,首先想到的就是输液,赶紧输液赶紧好。您是否也这样想呢?今天就来和您说说静脉输液那些事儿。
静脉输液是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,药物直接入血,药效迅速,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生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但是,也正是由于静脉输液药物直接入血避开了人体的正常屏障功能,因此在常用的给药途径中,静脉输液的危险性也是最高的。
202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/事件中,注射给药占55.1%,口服给药占36.6%、其他给药途径占8.3%。其中注射给药中,静脉注射给药占90.6%、其他注射给药占9.4%。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药品不良反应/事件与静脉注射给药相关,远超于口服给药。
2.静脉输液有哪些风险
1.微粒。输液中的微粒包括生产/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玻璃屑、橡胶瓶盖中的橡胶微粒,输液袋、输液管中的塑料微粒等。即使应用终端滤器,也很难完全避免微粒进入机体。这些微粒进入血液循环后易堵塞毛细血管,造成局部组织栓塞、坏死或引起肉芽肿。
2.渗漏性损伤。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,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,重则引起组织坏死(如某些肿瘤化疗药、静脉补钾和补铁类的制剂)。
3.过敏反应。不管何种给药途径都有过敏的风险,但是静脉给药,药物直接进入血液,更容易发生过敏且更容易快速致敏,甚至导致死亡。
4.热原反应。发生原因很复杂,可能和液体中的杂质有关。导致高热、寒战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
5.增加感染几率。静脉输液需要刺破血管,属于一种有创性操作,在静脉输液的整个过程中,操作、药物、设备以及环境的无菌程度,都有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,还可能随血液循环直接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,威胁生命。
6.增加心脏负担。如果输液量过大或输液速度过快,会使心脏负担增加,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肺功能差的患者,更容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。
3.哪些情况需要静脉输液
如果有以下情况静脉输液是最佳给药途径:
1. 患者出现吞咽功能困难、存在明显或潜在的吸收障碍(如呕吐、严重腹泻、胃肠道病变、术后禁食、昏迷状态)。
2. 没有适合患者口服的药物、口服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的药物。
3. 患者疾病严重、病情进展迅速,需要药物短时间在体内达到稳态浓度,而口服给药达不到有效浓度的情况。
4.静脉输液现实情况
由上可知,多数情况是不需要静脉输液的,然而过度输液的现象目前却是普遍存在。数据显示,2019年我国医疗输液使用量为105亿袋,相当于每人每年使用7.5袋(瓶)输液,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(2.5-3.3袋(瓶)/年/人),数据惊人。
5.应该怎么做
早在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中就强调:“能口服不肌注,能肌注不输液”。2021年、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《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》,连续将“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率”列入其内,核心内容就是提高静脉输液的规范性。
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患者来说,需经过医生诊断决定是否输液,切不可主动要求输液,也不要一味拒绝输液。只有遵医嘱,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,才能保障您的治疗安全有效。因此,我们公众也需要正确认识静脉输液,医患共同促进合理、安全用药。
来源:三门峡疾控
Copyright © 2015 smxwz. 微助服务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