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注册
网站首页
新闻中心
服务中心
课程中心
教师中心
站点分布
学员中心
微助官网
首页
>
新闻中心
>
家庭教育
新闻中心
学院动态
家庭教育
老年教育
通知公告
社区活动
政策法规
运动,是对孩子大脑最好的投资(附0-18岁分龄运动清单)
2024-07-02 09:50:46
运动,是对大脑最好的投资
生命在于运动。
孩子的未来,短期拼的是学习能
力,越到后面拼的是身体素质。而
人的大脑一直在发展和变化,具
有可塑性,越用越灵活。
经常运动,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发展。
哈佛大学教授约翰·雷迪在《体育改变大脑》一书中提到:运动后人们的词汇学习速度,比运动前提高了20%。坚持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意志力,还能让智力和反应能力得到提升。
科学家通过对小白鼠做实验发现,运动能刺激大脑里一些蛋白质含量的增高,这些蛋白质对于大脑负责学习能力部分的生长,至关重要。
有科学研究证明:当人在运动时,血管适度收缩,血液循环加速,大脑的供血量就会大量增加,从而有利于大脑神经细胞的代谢,促进脑细胞的正常发育,对智力发展、认知能力提升非常有益处。
蒙台梭利说:“来自智力的东西,没有一件不是来自感官。”
想要孩子更聪明,就要从感官运动入手。
正确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“感官体验”,对大脑发育有大的作用。
孩子运动
神经的培养,必须与孩子的机体所要建立的所有协调运动相符合。
孩子通过运动来促进大脑的发育,主要培养两大技能:
一是运动神经系统功能,让孩子获得平衡能力;
二是感觉神经系统功能,让孩子通过不断观察、比较、分析、评价,为智力发展打基础。
孩子越运动,越聪明,因为运动可以使大脑内的海马状突起变大,而这部分区域是主管学习和记忆的。
每年那些高考优胜者,在传授学习方法的时候,有一项几乎是学霸们的共性,那便是兴趣广泛,爱好体育运动。
运动,是最好的挫折教育
运动,能让孩子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输和赢。
很多家长都说,现在的孩子都有一颗“玻璃心”,经不起半点的批评,忍受不了一点的压力。
林语堂先生翻译过一本书叫《靠自己成功》,里面有段话让人印象深刻:
有
人问一小孩子,
“为什么你能学会溜冰?
”
小孩回答:
“方法就是在每次跌跤后,立刻爬起来!
”
所有人都羡慕
谷爱凌
,却不知所谓“天才”,是无数次的摔倒,日复一日的苦心钻研,是挫折之后的咬牙坚持。
赛后她表示:“
无论这个动作最后成功还是失败,我都会为自己感到骄傲。
我挑战这个动作,就是想让全世界都能看到我的想法。”
唯有内心强大,平静如水,才能在如此竞争激烈的赛场上以平常心看待输赢。心静了,就能将平日的训练发挥到极致。
龙应台曾说过一句话:“
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冲刺100米,却没有人教我们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。”
坦然面对失败,面对挫折,这是孩子成长路上必须学习的一课。
运动,也是孩子坏情绪的一个宣泄渠道。
有家长总疑问,在家里的乖乖孩子,怎么总是在学校打架?
事实上,孩子的攻击性需要透过教育来引导、升华为正面行为。
除了善良行为的认同学习外,多运动也是很好的宣泄管道,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,使孩子拥有正向的情绪。
有网友分享说:
有一次考得很糟糕,心情跌到低谷,感觉世界都没有爱了。
一下课就飞奔到操场,踏上塑胶跑道,
迈着轻盈步伐,听着沉重的呼吸声,汗水和泪水一起冒出来,那一刻心就放下来了。
不论是在家写作业感到乏味枯燥时,解不出难题心烦意乱时,或者心情不好时……很多这样的时刻,运动让都可以让孩子变得平静和坚强。
运动,是孩子一生都该坚持的习惯。
体育运动锻炼的不仅仅是身体,更是人的精神和意志。
想让孩子学会坚持,体育运动是最好的选择。
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:
“运动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有多大?
”
有一条高赞回答:
“运动让孩子变得勇敢且自律。
”
外交部长王毅被誉为“中国最帅外交官”。70岁的他处理繁琐的外交工作时,游刃有余,有大国风范,而这位优秀且忙碌的人还是一位运动达人。王毅在瑞士参加某个会议期间,一组在日内瓦湖边慢跑的照片走红网络。照片中的王毅体态轻盈、步伐矫健。
村上春树多次说,自己能够坚持写作,全仰赖于每天坚持跑步。他从33岁开始跑步,每天按照规定的公里数坚持跑了三十余年。他说自己写小说的方法与灵感许多都是在跑步时获得的。
如何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?
一是投其所好,潜移默化。一般来说,孩子在参与擅长的运动时更容易产生愉悦的感受。
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从简单的运动入手,如
饭后一起去公园散散步,周末约好朋友来一次亲子赛等。
二是掌握基本技能和运动常识。要有意识地提升孩子身体的
平衡性、协调性、稳定性,速度等;
要关注一些运动常识,如
运动前不宜吃太多、喝太多;运动过程中
要穿运动鞋、着运动装;
运动后不能立即休息和洗浴等
。
三是遵循发展规律,让孩子科学运动。由于各个年龄阶段身体的灵活性、协调性,各个器官承受性都不同,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“黄金运动方案”——
2岁以下的孩子,心肺、脊柱、骨骼等尚未完全发育,应以建立运动规律为主,让婴孩对运动有认知就行。比如练习翻身、爬行,训练四肢的活动能力。
3-6岁,这一阶段是协调性、灵敏性、柔韧性发展的黄金期。可以让孩子练习骑平衡车或自行车,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。一开始可能有些害怕,摔倒了也会哭,练着练着胆量就大了,性格也坚韧不少。此外,
一些攀爬类运动,还有
跳绳、踢足球等
都可以
尝试。
当然,
这个年龄段
还不适合参加对抗性、竞技性
强的项目。
6-12岁。进入小学之后,孩子一般都会喜欢跳跃、球类运动。可以带孩子出去跑步或游泳。还可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对抗项目,如击剑、跆拳道。一些小的负重力量训练,比如仰卧起坐、哑铃操也可以尝试。
10岁是孩子的发胖高峰,有的还容易出现激素紊乱,所以每天应该保证30-60分钟的运动。
13-18岁,进入青春期后的孩子,骨骼质量和肌肉含量激增,到17岁接近成年人水平,这个阶段孩子的爆发力、速度、耐力等都在快速增长。篮球、足球、排球、网球等运动都可以选择,主要看孩子喜欢。
家长可以在遵循运动规律和生理规律的基础上,带着孩子接触不同运动,让孩子感受到运动的快乐,再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1-2项坚持下去。
北大校长王恩哥说:“
人
的一生应该结交两个朋友,一个是图书馆,另一个就是运动场。”
运动让孩子学会赢,也学会输;
学会去领导,也学会被领导;
学会做极致的自己,也学会做团队的一员;
学会什么时候去努力奋争,也学会什么时候去承认失败......
别再让孩子拘泥于狭小的房间和冰冷的书本了,带着他们一起奔跑、去锻炼、去感知。孩子需要的是强壮的身体、自信的笑容,还有刻在骨子里的坚韧。他跑的每一次步、流的每一滴汗,都会成为他健康成长最好的滋养。
爱运动的孩子,定能走向更好的未来。
上一篇:
人民日报:暑假的3个阶段,别“玩疯”了!
下一篇:
告诉孩子,永远不要对自己做的6件事选
评论区
共0条评论
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Copyright © 2015 smxwz. 微助服务 版权所有
主页
新闻中心
服务中心
课程中心
教师中心
站点分布
学员中心
微助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