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意义上的社区,最早起源于德国,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说明近代社会变迁趋势时,使用了Gemeinschaft(共同体、公社、社区)一词。从社会学角度来看,近代社会变迁主要表现为: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,社会开始由具有共同生活习俗与价值观念,文化认同、富有人情味的共同体,与具有契约关系与理性精神、讲究社会法律与法规的共同体,两者相结合的方面转化。当社会需要稳定的时候前者占据了社会主流地位,当社会需要变革的时候后者又占据了社会主流地位。两者永远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之中。
20世纪初美国学者在研究人际关系密切的共同体时,发觉这种共同体与地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、依附性、表里性,提出Community一词。21世纪初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翻译英文社会学原著时第一次将Community译为在一定区域内的生活共同体的含义。这个含义一直沿用至今,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。
社区这词,虽然是个舶来品,但我们仍然可以用汉字拆字法来探究其本意。社为会意字,从“礻”、从“土”,意为祭祀、土地、土神。“社”在古代汉语里把土神和祭祀土神的地方、日子和祭礼以及由此衍变而来的各种民俗活动统称之为社(社稷、社坛、社火、社戏是社的直接衍生词);区,即为区域之意。
笔者认为:从汉语言文化的角度,社区可以理解为“有比较稳定的共同文化信仰与文化习俗的,民众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”。通过以上的阐述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,从汉语言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社区,比直接由外来词翻译而成的社区,其内涵更为准确、丰富,更能表达社区一词的本质属性。
综合大多数学者与专家的意见,社区这个概念应包含以下六大基本元素,即:共同的生活地域、必要的物质基础、一定的社会约束、相近的生活习俗、复杂的社会交往、相似的社会心理。
由以上六大元素又衍生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:
一、一定的社会共同生活元素
(1) 居住在大家认可的共同区域内;
(2) 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活习俗、饮食卫生习惯等;
(3) 具有一定的共同兴趣爱好;
(4)具有相对稳定与雷同的生活方式与传统节日等。
二、基本相似的文化认同感
(1)具有相近的自然观、社会观以及非常自然地被区内人们所认可的各种乡规民约、规章制度;
(2)具有趋同而相对稳定的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;
(3)具有约定俗成的伦理道德观念;
(4)具有某种外表相似的心理与情感基本特征;
(5)对自己居住的社区具有一种心理与情感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;(6)具有某些外表雷同的思维特点与思维习惯。
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、市民公约可以说是这个区域文化认同的体现;一个街道、一个乡镇的乡规民约、风俗习惯也可以被认定为这个区域文化认同的体现。
三、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体
社区内的人群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,如亲属关系、邻里关系、同学关系、同事关系、职业关系以及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的非正式团体等各种关系。这些关系既有双向的,即两人互为亲属关系或互为邻里关系等,也可以是多向的,即两人既为亲属关系,也是邻里关系,甚至同事关系等。这些关系形成纵横交错,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非正式组织网络。
四、相对刚性的内涵
如果把上述几项特点看做是社区的基本内涵的话,那么上述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,这个稳定少则十几年,多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、上千年。这个稳定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成反比,即社会经济、政洽发展变化越快,这种稳定性就越差,社会经济、政治发展变化越慢,则这种稳定性就越强。最典型例子是分布在广东、福建的客家,他们所居住的社区,即使从北宋末年开始算起,也相对稳定了将近一千年,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有明显变化。此外,云南泸湖畔的女儿国也相对稳定了近三千年。
五、相对弹性的外延
从社区教育学的角度来看,社区的区域概念可大、可小,大至一个城市市、一个地区,小至一个乡镇、一个街道,乃至一个居民小区、一个村落。
从行政学的角度来看,我国的社区—通常是指居委会、村委会这一级所管辖的行政区域。
本期【社教荟】栏目文字来源:《社区教育概论》
作者:顾侠强
来源:社区教育大讲堂
Copyright © 2015 smxwz. 微助服务 版权所有